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泰國﹐紅衫軍 歷史的進程

《華爾街日報》--裝甲車和狙擊手或將贏得把紅衫軍趕出曼谷的戰鬥﹐但政府正在失去阻攔泰國歷史進程的戰爭。這個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理想已經超越它由精英主導的政治體制。泰國當前的沖突讓人痛苦地想起1973年﹑1976年和1992年示威者與安全部隊之間充滿殺氣的對抗﹐而理解它的關鍵﹐在於理解生活著三分之二人口的鄉土泰國。

半個世紀以前﹐96%的泰國農民都生活在貧困之中﹐目前這個比例已經降到只有13%。平均壽命增加了﹐嬰兒死亡率接近發達國家的標準﹐小學教育也差不多實現了普及。泰國農村 人口現在可以稱為"中等收入農民"﹐他們靠口糧種植﹑商品農業和大量非農就業﹐達到了幾十年前無法想象的家庭收入和消費水平。

紅衫軍示威者認為自己處於弱勢地位﹐而農村的繁榮成了一些批評者用來反駁的把柄﹐好像極度貧困才能成為政治動員的合法基礎。但生活標準的提高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泰國農村的轉型有著兩個非常重要的缺陷﹐一個缺陷是經濟的﹐另一個缺陷是文化的﹐而兩者都有政治意義。

經濟上的缺陷就是貧富差距。泰國在管理絕對貧困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但它未能解決相對貧困。很多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挑戰﹐但泰國的情況尤其嚴重。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泰國的貧富差距一直大大超過它的各主要鄰國。

富人不願意接受調查﹐所以全國性的統計數據會低估他們的財富。但這種數據顯示﹐泰國的貧富差距持續加大﹐只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經濟危機過後才暫時有所縮小。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最近的《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顯示﹐泰國10個最不發達的省份中﹐有八個位於北部和東北部的農村地區﹐而這些地區正是紅衫軍獲得最大支持的地方。

與這種城鄉經濟差距對應的﹐是一種讓人不安的文化疏離。在泰國城市里﹐人們對農民存在濃重的輕視﹐很容易不屑地把他們視為無知的鄉巴佬﹐認為他們會快快樂樂地把選票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一段時間﹐人們期待公民社會倡導者們能夠展現農民更令人同情的形象。但他們很多人的頭腦被反資本主義的議程佔據﹐從而對群居生活方式和生計農業形成了一種過時的模式化觀念。這種情況加劇了中等收入農民群體在文化上的邊緣化。

前總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充分利用了泰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這些缺陷。他史無前例的政治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根據農村人對經濟﹑文化和政治包容性的渴望而制定自 己的政策。

他信側重於草根階層的發展的做法﹐在泰國歷史上已有先例﹐但其具體政策對於一個經濟富足的選民群體來說非常有吸引力:農村家庭可以把自己的財產轉化成資本﹐村民們可以拿到農業信貸﹐農民們可以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地方醫院可以提供全民醫療保險。他信的一些政策被抨擊為作秀﹐另一些政策則實在得多﹐但全都意味著不讓農村邊緣化﹐而實現一種更有活力的參與和尊重。

不能積極參與國家的現代生活﹐是兩個多月前開始聚集在曼谷的紅衫軍示威者們不能接受的。他們憤怒﹐因為他信在2006年9月份的一次軍事政變中被推翻﹔他們憤怒﹐ 也因為政變後﹐他們在2007年的和平投票被不予理睬。當時﹐黃衫軍佔領了曼谷的機場﹐憲法法院解散執政黨﹐迫使他信的同盟離開政府。現任總理阿披實(Abhisit Vejjajiva)在皇室﹑法院和軍方支持下上台﹐其方式的合法性也不被紅衫軍接受。但最根本的是﹐鄉土泰國正在通過紅衫軍維護自身的一種權利﹐即在對國家未來發展制定決策的過程中要有人代表他們。

在泰國﹐有關全國團結的標志性場景常常都有國王普密蓬(Bhumibol Adulyadej)給伏地的農民恩賜皇家智慧和善意。這些場景是對一種施舍式的讚美﹐在這種模式下﹐農民的生活來源是國王及其 皇室官僚系統用智慧許給的。這些舊有觀念顯然根深蒂固﹐特別是在阿披實領導的忠實於皇家的執政黨內。但在一個由合同農業﹑非農就業和手機構成的現代農業社會里﹐這些觀念的效力就遠遠不如從前了。

他信的民粹主義讓人們對權力與參與有了新的思考方式。阿披實或許會成功地把紅衫軍掃出曼谷﹐但泰國人已經明白﹐合法的政權應該擁有更大的包容性﹐在這種情況下﹐紅衫軍肯定還會回來。

-By Andrew Walker
作者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亞太學院高級研究員﹐有關東南亞的博客"New Mandala"創始人之一。
版權所有(c)2010道瓊斯公司   

中國風情說 ...

北京看全国都是基层; 
上海看全国都是乡下; 
广东看全国都是穷人; 
河南看全国都缺心眼; 
山东看全国都不仗义; 
江苏看全国都欠发达; 
浙江看全国都待开发; 
四川看全国都缺小姐; 
陕西看全国都没文化; 
新疆看全国都太拥挤; 
西藏看全国都没信仰; 
山西看全国都太文雅; 
辽宁看全国都没胆子; 
云南看全国都太单调; 
宁夏看全国都太忙碌; 
内蒙看全国都缺牛奶; 
河北看全国都该拆迁; 
海南看全国都太寒冷; 
青海看全国都没酒量; 
今年是咋了? 
飞机都爱游泳了 
大楼也想躺着睡觉了... 
大桥也想冲个澡了 
火车也想接吻了 
地壳也想翻个身了 
猪也想跟人一起感冒了 
公交车都发火了 
杰克逊想去天堂开演唱会了 
是上帝不想看转播了 
开车吧,油价涨了; 
走路吧,70码了; 
坐公交吧,着火了; 
坐地铁吧,追尾了; 
坐火车吧,出轨了; 
坐飞机吧,坠海了; 
还是呆在家里吧,楼还直挺挺地倒了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 繼續 - 給十五歲的自己] 一首有感覺的歌 ...


偶而電視上聽到 劉若英唱的 日文翻唱歌
給人有點思緒 想想當年 我也曾有年少的想法
而今浪漫情懷不改 只是傷痕壘壘
有不服輸 和不能輸的壓力 ...
但我盡了力就沒對不起自己 成敗由自由人評價


[ 繼續 - 給十五歲的自己]
詞曲|Angela Aki 中文詞|施人誠

知道嗎我總是惦記 十五歲不快樂的妳
我多想 把哭泣的妳 摟進我懷裡
不確定自己的形狀 動不動就和世界碰撞
那些傷 我終於為妳 都一一撫平
那一年最難的習題 也不過短短的幾行筆記
現在我卻總愛回憶 回憶當時不服輸的你
天空 會不會雨停 會不會放晴
會不會幸福在終點等著我和你
會不會是我忘記 還能勇敢地去淋雨
我們繼續走下去 繼續往前進
繼續走向期待中的未知旅行
感覺累了的時候 抱著我們的真心
靜靜好好地休息
這些年我還算可以 至少都對得起自己
謝謝妳 是妳的單純 給了我指引
遇見過很多很多人 完成了一些些事情
妳一定 還無法想像 多精彩過癮
誰說人生是公平的 它才不管我們想要怎樣
很感激 妳那麼倔強 我才能變成今天這樣
我們繼續走下去 繼續往前進
看這條路肯讓我們走到哪裡
我們想去的地方 一定也有人很想去
我們都不要放棄 都別說灰心
永遠聽從刻在心中那些聲音
感覺累了的時候 請妳把我的手握緊
沒有地圖 人生只能憑著手上的夢想 Oh~
循著它的光 曲折轉彎找到有光的地方
Lalala Lalala Lalala 那年的夢想
Lalala Lalala Lalala 人要有夢想 勇敢的夢想 瘋狂的夢想
繼續走下去 繼續往前進
路旁有花心中有歌天上有星
我們要去的那裡 一定有最美麗的風景
Oh~ 都不要放棄 都別說灰心
不要辜負心裡那個乾淨的自己
痛到想哭的時候 就讓淚水洗掉委屈
我們要相信自己 永遠都相信
來到這個世界不是沒有意義
我們做過的事情 都會留在人心裡
會被回憶而珍惜
有一天我將會老去 希望妳會覺得滿意
我沒有 對不起那個 十五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