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高附加價值的8 位MCU搶進家用醫療電子市場


儘管32位元微控制器(MCU)躍居醫療電子市場主流的呼聲逐漸高漲,然預期8MCU需求會有另一波成長態勢,導致國內、外MCU供應商依舊廝殺激烈。為避免淪為殺價競爭,外商正加緊佈局更高附加價值的8 MCU,以提升獲利;國內業者則藉由縮減成本,力拓市場版圖。  

飛思卡爾工業產品市場部市場行銷經理何英偉指出,為滿足醫療電子產業供貨期長的需求,飛思卡爾旗下半導體產品線供貨期可長達15年。
飛思卡爾(Freescale)工業產品市場部市場行銷經理何英偉認為,雖然32位元MCU市場規模急速擴張,不過,現階段8MCU普及率仍獨佔鰲頭,加上台商8MCU已降至1美元以下,勢將對外商造成不少壓力,因此強化低耗電、通訊及人機介面功能將為國外半導體大廠業者在8位元MCU側重的產品策略。20109月,飛思卡爾收購北美繪圖人機介面軟體商Swell Software,即為強化旗下人機介面技術能量。  

家用醫療電子(HPM)、診斷/治療(DMT)及影像為飛思卡爾鎖定的三大醫療電子應用領域,其中,預防醫療電子產品的比重漸增,家用醫療電子和診斷/治療則分別為出貨量與產值最大宗的市場。何英偉不諱言,雖然32位元MCU在家用醫療電子比重有增高的態勢,但在血糖計、血壓計等家用醫療電子已逐漸轉型為消費性醫療電子之下,恐陷入價格戰,將局限32MCU成長空間,相對而言,高附加價值的8位元MCU增值幅度較大。  

不僅是外商,國內MCU業者如盛群也正積極透過8MCU搶進家用醫療電子商機,其中,血糖計、血壓計將為主力的應用領域,該公司藉由先進快閃記憶體 (Flash Memory)制程將周邊元件如顯示、語音、運作放大器、通訊介面等晶片整合,藉此縮減生產成本,且透過結合高速通用非同步收發器(UART)、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等傳輸介面,讓可攜式醫療電子可經由個人電腦(PC)連接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