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李梅樹紀念館》

《李梅樹紀念館》要逛三峽老街就從這開始
一走進李梅樹紀念館,如果夠警覺,你會發現這裡有好幾百隻眼睛同時盯著你。這可不是靈異事件,而是因為李梅樹紀念館裡收藏的畫作實在透視感太強,幾乎每一張畫,只要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感覺,更神奇的是,幾乎每一張畫裡的主角眼睛都會跟著人走、盯著人看。這就是李梅樹畫作的魅力。

三峽跟李梅樹無法分開敘述,他們之間緊緊相連,因為三峽最著名的就是清水祖師廟,而清水祖師廟的重建主持人就是李梅樹。

李梅樹生於1902年,是個老三峽人,從11歲就開始畫布袋戲展現繪畫天份,並於1918年考取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台北師專前身)開始接觸正式美術教育,並隨後回鄉任教。27歲時,李梅樹終於得償心願前往東京美術學校(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前身)修習西洋畫,並就此走上藝術創作之路。

李梅樹除了藝術外,也因頗受地方敬重,因此曾擔任不少公職與教職,例如曾被推選為鎮民代表會主席、當選過台北縣第一屆縣議員並連任三屆,也曾擔任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創辦國立藝專雕塑科並擔任主任、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出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等等,直到1983年2月間去世,享年82歲。

但在這種種經歷中,李梅樹最被人稱道的,就是他於1947年46歲時,被推舉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重建主持人」,而這工作李梅樹一接,就是一輩子的心力投入,一直到他臨終,都還在進行祖師廟的重建工作﹔直到目前,祖師廟還有將近1/3尚未完工,但卻因種種因素目前已處於停擺狀態。

三峽清水祖師廟之美,就在於從裡到外處處都是精美的石雕、石柱、剪粘,這不只是一座廟,而是結合了藝術的宗教之美。但如果想要真正了解祖師廟之美,了解整間廟的創作精髓,首先,就應該先到「李梅樹紀念館」走一趟。

李梅樹紀念館距離清水祖師廟步行只要10分鐘,位於一棟公寓大樓的一樓,外觀很不顯眼,但裡頭收藏了李梅樹從小到大的各種紀念事物與繪畫創作,特別這紀念館目前由李梅樹已年近70歲的兒子李景光擔任館長,由其解說,更加生動。

↓圖:位於公寓大樓中的李梅樹紀念館,外觀不起眼,館藏卻很值得一看。


李景光表示,李梅樹是正統西畫科班出身,對於光影與透視感的掌握相當好。到李梅樹紀念館看畫,最特別的就是幾乎每一幅畫,只要先選定一張,然後不論從左看、從右看、或從正面看,會發現畫中主角的腳尖永遠都正對著你,眼神也永遠都跟隨著你,而且每個角度看都有不同韻味,卻又都不會扭曲,而這就是利用光影與透視畫出的神奇。

↓圖:底下這張畫作中的主角是李梅樹的二媳婦。注意看,不論從左邊右邊或正面,不同角度,主角眼神卻都正對著觀賞者。




李梅樹的畫,最常出現的就是三峽景緻,還有他的家人。幾乎許多畫中的主角不是他的兒子、媳婦、不然就是太太或孫子,每一幅畫的主角都可以找到當事人,每一幅畫中的擺飾都可以找到原物件,而且原物件與畫中的樣子也都幾乎一模一樣,非常寫實。除了人物與三峽景色外,李梅樹的成長過程中又特別愛畫鳥,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清水祖師廟中最美的石雕就是鳥。

李景光表示,其實清水祖師廟除了是廟,更是一座「石頭鳥園」或是「石頭動物園」,因為裡頭的石柱或石雕上,出現的鳥類總計有近百種,而且每一種都是依據真實的鳥類外型,神態又非常自然,這也就是清水祖師廟之所以成為國家級藝術宗教殿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清水祖師廟中的石雕。


↓圖:清水祖師廟中的石雕。


李景光表示,要認識祖師廟之美,首先應該要先認識李梅樹,而也只有先到李梅樹紀念館看過,接著再到祖師廟,那種感受才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