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何謂通貨膨脹?

何謂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指稱在一定時期平均物價水準全面持續上漲的現象及其過程。其必須符合二個要件:
(一) 它並不是指稱個別商品或勞務價格的上漲,而是全部商品及勞務的加權平均價格的上漲。例如,若石油價格上漲被其他商品價格下跌所抵銷,致加權平均價格並未改變,則物價水準並未上漲。
(二) 它不是指稱漲一次即停(once for all)的物價水準上漲,而是指稱在某一期間連續上漲的現象。例如,若石油價格上漲引致物價水準上漲,但因沒有發生各種連鎖反應,致物價水準立即穩定在上升後的新水準,則也不是通貨膨脹的現象。

通貨膨脹對於社會有何影響?
1. 所得及財富的重分配
自十八世紀以來,經濟學家就已經發現通貨膨脹會帶來所得及財富的重分配現象。不過,在此須指出,在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下,因各種生產要素的報酬率都有機會與物價上漲率作同比例調整,所得及財富重分配現象並不顯著,故通常所謂的所得及財富重分配效果係發生在非可預期的通貨膨脹的場合。
2. 資源分派的扭曲
在市場經濟下,價格機能引導資源分派,使各種生產要素都能使用到最有效率的用途。在通貨膨脹期間,尤其是非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下,生產要素、商品及勞務的相對價格隨之產生變動,因而資源分派乃被扭曲,並造成資源誤用的後果。
3. 經濟成長的受阻
直到1960 年代初期,大部分經濟學家都相信,因需要拉力因素而產生的溫和通貨膨脹可產生促進經濟成長的作用,其主要理由是因所得重分配效果的作用,在通貨膨脹過程中,屬非固定收入的利潤分配會相對提高,因而刺激企業家的投資意願,進而帶動經濟成長。但在此,要說明通貨膨脹使得資源分派效率降低,國際收支惡化,更因政府勢將採行反通貨膨脹政策 (anti-inflation policy),反而對經濟成長有相當不利之影響。
4. 經濟穩定的衝擊
通貨膨脹對經濟穩定的影響有三方面
(一)通貨膨脹相當不穩定並有加速的強烈傾向。
(二)通貨膨脹最終將導致經濟衰退或帶來經濟蕭條。
(三)通貨膨脹帶來產出和就業的不穩定。
同樣地,高通貨膨脹提高不確定性的風險,致妨礙了消費和投資支出的正常發展。更重要的是,政府基於政治考慮,反通貨膨脹政策通常無法持續,更迭的結果,物價上漲率經常出現高低交替的現象,徒然加重經濟的不穩定。
5. 社會及政治上的不安定
除了上述經濟影響外,通貨膨脹另會導致社會及政治不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