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許多理由,證券市場是尋找一些反常現象的好地方。首先,該市場有足夠的數據資料。第二,證券市場被認為是所有市場中最有效率的。如果在那裡出現反常現象,很難將之歸咎於交易成本或其他的市場失靈。第三,在證券價格方面,已有發展成熟的理論,像是「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M),為可能的檢驗增加一些架構。然而最近幾年來,已有些不同了。研究的結果指出,那些本益比很低的廠商、小型廠商、不配發股利的廠商、在過去虧掉大半價值的廠商,全都賺到超過CAPM預測的獲利。然而,另一群反常現象已經浮現,就是「季節性模式」。
1月效應
效率市場假說告訴我們,股價是「隨機漫步」(random walk)的,應該不可能從過去的事件預測未來的獲利。在羅柴夫及金尼(Rozeff and Kinney,1976)深具影響力的論文中,他們發現1904到1974年間,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平均加權股價指數,有季節性模式存在。尤其是,1月份的獲利較其他月分要高出許多。1月份的月平均獲利約有3.5%,而其他月份的平均約為0.5%。整年度的獲利幾乎有1/3發生在1月份。有趣的是,在只包含大型廠商的股價指數中,卻觀察不到1月份的高獲利情況,例如「道瓊工業平均股價指數」。由於平均加權股價指數是在NYSE上市的全部廠商股價的簡單平均,給予小型廠商的權重高於他們在市值中的比重。這表示,1月效應主要是小型廠商效應。事實上,的確是如此。
在一份對小型廠商效應的研究中,唐納.侃姆(Donald Keim, 1983)發現,小型廠商的額外獲利(excess returns)在時間上是集中的。小型廠商的額外獲利有一半在1月進來,而1月份獲利的一半發生在前5個交易日。
周末效應
第一個證券市場「周末效應」的研究,出現在1931年的《商業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上,哈佛的研究生菲爾茲(M. J. Fields)研究當時華爾街的傳統智慧,「交易人不願擁抱持股度過充滿不確定性的周末,導致多頭帳戶了結,造成周六股價下跌。」菲爾茲檢視1915到1930年之間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DJIA),他將DJIA的周六收盤價與相鄰的周五及周一的收盤價平均做了比較。結果發現,股價在周六其實有上漲的傾向。在他研究的717個周末,周六股價比周五及周一股價高0.1點以上的占52%,而只有36%是較低的。後來,法蘭克.克洛斯(Frank Cross, 1973)研究1953到1970年之間的「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他發現有62%的周五指數是上漲的,但是只有39.5%的周一是上漲的。周五的平均獲利為0.12%,而周一的平均獲利為0.18%。就如克洛斯所說,「這樣大的差異,要說是偶然發生的,其可能性小於百萬分之一。」
假期效應
在一個早期的研究中,菲爾茲(Fields, 1934)發現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假期前一天上漲的比例很高。這個案例,經過50年才由羅伯.亞利爾(Robert Ariel,1985)讓菲爾茲的研究從沒沒無聞到重見天日。亞利爾檢視1963到1982年期間假期前160天的獲利情形。在平均加權股價指數(equal-weighted index)的情形,他發現假期前的日子獲利平均為0.529%,而其他日子為0.056%,比率高於9:1。在加權股價指數(value-weighted index)的情形,假期前的日子獲利平均為0.365%,而其他日子為0.026%,比率高於14:1。這個差異在統計上及經濟上都是顯著的。 (本文摘自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