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好文轉貼] 台灣三峽祖師廟 裝飾藝術 概論

  提到廟宇,必定離不開其裝飾藝術,它是廟宇建築之中最精華的部分,能充分反映出廟予本身所獨有的特色。臺灣目前的廟宇多屬於大陸南方系統,在這系統之中裝飾藝術所展現的重點即在於精雕細琢的工夫,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也不例外。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歷經了三次的重建,民國三十六年由本省畫壇耆宿李梅樹教授主 持其第三次的改建。因要求謹嚴,堅持以傳統古法建築、雕刻,因而處處顯現出了刻意經營、精心雕琢的心血。靈氣毓秀、美輪美煥,贏得了「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由於李梅樹教授 早年留日,學習西畫,故其思想背景上深受西洋風格的影響。再加上他曾到各處參觀廟宇以做為設計的參考,所以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在裝飾藝術上有很多獨到之處:

 一般的廟宇除了雕刻,尚有彩繪;而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則以雕刻來代替了大量的 彩繪,固然,在其色彩上的表現較為黯然,但是,人物故事在雕刻的立體感表現下,展現出 生動的風貌,就像一齣齣戲在演出一樣,這是彩繪所望塵莫及的。

石堵上雕刻的花鳥畫及石柱上的對聯都是出自名家的手筆,而且數量很多。

採用銅雕作為裝飾,亦是首創,都是李梅樹教授及其學生的作品。

 不拘泥題材的選擇,雖然使得祖師廟的建築龐雜、風格無統一性,但這卻是三峽祖師廟獨有的特色。

 從前殿石階開始,地面、牆壁、廊柱全用石頭砌築而成,是一座以石為基、以木為頂的廟宇。

 五門皆為銅門,前殿正門,並列哼哈二匠(鄭倫和陳奇),兩邊則為四大金剛,代表風調雨順;前殿東廳銅門取意加官、進祿,西廳乃簪花、錦簇,代表榮華富貴。

 石柱、銅柱數量之多,冠於各地寺廟。全部完工後,總數將可達到一五六根。

  而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最大的特色,是在於雕刻方面的成就,全廟的建築精神,完全移植於木刻、銅塑 和石雕 三方面上,以下就分割加以探討。